推薦機構:信陽技術交易市場 | 項目階段: | 所屬領域: |
知識產權情況: | 技術交易方式: | 意向交易額: |
|
|||
推薦機構 | 信陽技術交易市場 | 推薦人 | |
委托機構 | 技術經理人 | ||
項目名稱 | 馬鈴薯新品種選育及脫毒種薯快繁技術推廣應用 | 項目持有人 | |
知識產權情況 | |||
項目所屬領域 | |||
項目創新點 | |||
原理路線 | 育成“甘農薯19號”:品種特性為晚熟,生育期(出苗至成熟)120天左右,株型半直立,株高75cm,葉片深綠色,花冠白色。薯塊長橢圓形,結薯集中,單株結薯6~8個,黃皮黃肉,芽眼少而淺。中抗晚疫病。干物質含量23.1%,粗蛋白含量2.03%,淀粉含量16.56%,還原糖含量0.3%,維生素C含量21.8mg/100g。 馬鈴薯脫毒種薯快繁技術:①脫毒瓶苗高效生產技術:團隊通過開展馬鈴薯脫毒組培苗培養基、組培苗復壯培養基、生長控制培養基、壯苗培育技術、組培苗生長速度調控技術等研究,優化了馬鈴薯脫毒組培苗生產方案,提高了馬鈴薯脫毒組培苗的生產效率和質量。②馬鈴薯原原種離地高效生產技術:團隊通過改進高寒陰濕區馬鈴薯原原種離地高效生產技術體系,篩選出了適合高寒陰濕區馬鈴薯原原種離地栽培苗期、結薯期和膨大期的營養液配方,解決了馬鈴薯脫毒苗污染率高、苗期生長不整齊、生長緩慢、土傳病害多、合格率低等瓶頸問題,使馬鈴薯原原種產量提高了29.7%,合格率提高了19.6%,結薯率和合格率都有了明顯的提高。③馬鈴薯原種繁育技術:通過對馬鈴薯原種繁育技術體系進行優化,重點在選茬整地、播種時間、中耕除草、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試驗研究與示范。④脫毒種薯貯藏體系和技術:通過對馬鈴薯種薯貯藏過程中的溫度、抑芽劑、采后愈傷形成進程的研究,發現馬鈴薯種薯的最佳貯藏溫度,適量使用香芹酮對原原種有很好的抑芽效果;另外,采前特殊處理可顯著降低塊莖貯藏期間的失重率和自然發病率,促進采后塊莖的愈傷進程;并進行了馬鈴薯種薯貯藏過程中休眠與發芽的基礎理論研究,闡明了馬鈴薯塊莖休眠與發芽性狀的調控機理。 |
||
項目階段 | |||
市場應用與前景 | |||
技術交易方式 | |||
意向交易額 | |||
備注 |
如您想進一步了解本項目的詳細信息,可以直接撥打大市場服務部了解詳情,我們會有專家對您的咨詢進行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