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對外發布《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聚焦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等5方面,提出28條具體措施。國家發改委體制改革綜合司司長王善成介紹,《通知》從民營經濟的需求出發,圍繞解決民營企業突出問題,提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力求務實管用、近期見效,努力推動解決民營企業當前面臨的實際困難。
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將啟動修訂
“近年來,在放寬民營企業準入方面,國家出臺了不少政策,也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仍然存在對民營企業設置不合理準入限制的情況,阻礙了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王善成說。
這次《通知》針對促進公平準入提出多項舉措,涉及不同領域:在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中,選取具有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項目,形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清單;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牽頭承擔工業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基因和細胞醫療、新型儲能等領域的攻關任務;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推出平臺企業“綠燈”投資案例。
自2018年我國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以來,相關部門先后共印發實施四版清單。王善成介紹,下一步將抓緊啟動第五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修訂,持續推動清單事項縮減。
專項清理行政法規中罰款事項
今年上半年,包括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內的民營經濟納稅人繳費人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7049億元,占比76%,成為政策惠及的主體。
一批惠企政策正在來的路上。《通知》明確,增加當年7月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期作為可享受政策的時點,符合條件的行業企業可按規定申報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持續確保出口企業正常出口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在6個工作日內;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適應民營中小微企業用地需求,探索實行產業鏈供地,對產業鏈關聯項目涉及的多宗土地實行整體供應。
相關部門也將清理廢除有違平等保護各類所有制經濟原則的規章、規范性文件;在城市管理、生態環保、市場監管等重點領域分別明確不予處罰具體情形;開展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中罰款事項專項清理,清理結果對社會公布。
加大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清理力度
在優化涉企服務方面,《通知》也提出不少實實在在的舉措:建立涉企行政許可相關中介服務事項清單管理制度,未納入清單的事項,一律不再作為行政審批的受理條件,今后確需新設的,依照法定程序設定并納入清單管理;加大對拖欠民營企業賬款的清理力度,重點清理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拖欠中小微企業賬款等。
記者注意到,《通知》專門提出“營造良好氛圍”,將分級暢通涉企投訴渠道,各地區要結合自身實際,將涉企投訴事項納入“12345”熱線等政務服務平臺。相關部門也將開展“打假治敲”等專項行動,依法打擊蓄意炒作、造謠抹黑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的“網絡黑嘴”和“黑色產業鏈”。